2015年4月27日 星期一

寶寶哭鬧的元凶 嬰兒腸絞痛

引起嬰兒腸絞痛的三大元兇

當寶寶因不明原因大哭時,不只孩子身心理不舒服,就連爸爸媽媽也不知所措,雖然有些老一輩的爺爺奶奶會告訴爸媽:「等孩子哭完就沒事了,他可能只是想撒嬌。」不過,專業小兒科醫師提醒,事出必有因,寶寶大哭時或許是發出身體不舒服的警訊,這些警訊都有賴於父母及時注意,才有辦法儘早治療。

1.
乳糖不耐症

造成嬰兒腸絞痛最常見的原因,可能是遺傳自父母的乳糖不耐症。乳糖不耐症的起因為消化系統內缺乏水解乳糖所需的乳糖酶,導致人體無法有效消化攝取的乳糖,一旦食用了含乳糖的母乳或相關食品,就會產生不良反應(例如腹脹、腹瀉等),也使寶寶的腸子蠕動異常,引起哭鬧不安。

曾有研究顯示,亞洲地區約有七成的人口罹患乳糖不耐症,其中只有二成五的人會出現臨床症狀,而發生嬰幼兒腸絞痛的個案當中,就有八成寶寶罹患乳糖不耐症。此外,針對某些因特殊原因而無法順利喝到母乳的腸絞痛寶寶,只要換成無乳糖配方的奶粉,將近一半的腸絞痛嬰幼兒能改善症狀。
2. 牛奶蛋白過敏

有些爸媽可能曾發現,寶寶平時只喝母乳,卻出現不明的血便。劉明發醫師表示,這種狀況稱為「母乳寶寶過敏性直腸炎」,這是一種由母乳蛋白過敏所引起的不良反應,發生率僅有0.5%至1%,起因可能是由於媽咪平日飲食中的蛋白質進入母乳後所導致,顧名思義,關鍵食物為牛奶等易引發過敏的相關製品(因特殊原因而喝配方奶的寶寶也有同樣情形,比例可高達5%~25%)。

這些寶寶平時不會出現其他症狀,但當喝下母乳(或配方奶)之後,便較容易哭鬧,且排泄次數增加,並出現血便或黏液便;症狀由輕至重也有不同表現,較輕微的症狀為腸絞痛、腹脹及哭鬧,較嚴重的表現方式則為血便。

為改善此現象,哺餵母乳的媽媽可以進行適度飲食控制,方法為每天攝取的奶製品或蛋白類飲品少於500c.c.,若媽咪本身對其他食物也會產生過敏反應,例如甲殼類(蝦子、螃蟹、蛤蠣、牡蠣等)、花生、巧克力、芒果、草莓、奇異果等容易致敏的食材,都須減少食用量,但不應完全避免食用,以免營養攝取不均;經相關研究證實,有五成至八成的寶寶都能因此改善症狀。
3. 孕婦生活環境與性格

此因素或許和嬰幼兒腸絞痛無直接關聯,但臨床上曾有性格較焦慮的孕婦照了超音波後,發現腹中胎兒經常哭泣,當寶寶出生後,便需要父母多花時間加以安撫。因此,不能完全排除媽咪的生活環境、家庭原因、情緒等會成為嬰兒腸絞痛的關鍵因素之一,且媽咪如果經常散發緊張的情緒,可能也會影響寶寶,使寶寶的腸胃蠕動變慢,造成食物吸收不良。


原文刊載於2015年4月號《媽媽寶寶雜誌》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